生態浮島是一種針對富營養化的水質,利用生態工學原理,降解水中的COD、氮、磷的含量的人工浮島。它能使水體透明度大幅度提高,同時水質指標也得到有效的改善,特別是對藻類有很好的抑制效果。它對水質凈化主要的功效是利用植物的根系吸收水中的富營養化物質,例如總磷、氨氮、有機物等,使得水體的營養得到轉移,減輕水體由于封閉或自循環不足帶來的水體腥臭、富營養化現象。
水體富營養化是全球性的水環境問題,我國現有湖泊2700余個,總面積達9.1萬km2。根據調查資料和國內外評價湖泊富營養化指標,我國比較典型的37個主要湖泊中,中營養型和中一富營養型的占55.8%,富營養型的占14.7%,重富營養型的占8.8%。我國90%以上的水域污染是因水體中的N、P含量過高而引起的富營養化造成的,而N、P則是植物生長基本的必需營養元素。生態浮島技術是以可漂浮材料為基質或載體,將高等水生植物或陸生植物栽植到富營養化水域中,通過植物的根系吸收或吸附作用,削減水體中的氮、磷及有機污染物質,從而凈化水質的生物防治法,同時通過收獲植物的方法將水體中的富營養物質搬離水體,改善水質,創造良好的水環境。
看似簡單的人工浮島設計,實際上需要考慮周全才能夠完成建設,這樣也可以保證后續的使用更加有保障。實際上大家也應該很清楚,現在生態環境比較弱,人工干預是非常有必要的。不過每個地區的實際環境都會有所不同,所以我們肯定還是應該注意好要如何來進行設計和施工,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現場勘查工作要做好
如果沒有現場勘查工作,只是參考網絡上的一些建設方案肯定也是不行的,所以肯定還是應該特別注意好現場的勘察工作情況。只有如此才能夠知道具體的情況如何,是否有一些位置需要調整。其設計是需要基于現場情況的,環境以及地理位置等都應該考慮到。
2、溫度和水源的深度
因為每一個地區的溫度都不同,可能晝夜溫差等差異性也是非常大的,所以選擇植被的時候都應該多方面的考慮,這樣才能夠保證非常好的效果。而且不同植被的水源深度也都會有一定的差異性,所以我們肯定還是應該多方面來進行考慮,這樣后續的設計和施工也更有保障。